关于风投的小说网络小说 巡游杂记:不会做自媒体的作家不是好商人
这是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,可以靠码字赚钱。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,还能养家糊口,何其幸福!过去一年,大部分时间,我都坐在东五环的办公室里,拍脑门,写文章。
脑门拍得越来越响,文章写得越来越烂。一直到上个月,我彻底厌倦了这种“幸福的工作”。
懒得写热点,因为我不是记者,离事实太远;懒得讨论生活方式,因为从根本上讲,讨论生活方式的文章都是在教别人如何生活。在我看来,教一个成年人如何生活是一件很傻的事。
厌倦,还有另一个原因,就是读者多了,责任大了,言论尺度越来越小了。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,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。考虑的越多,观点也就越平庸。最后就成了模棱两可的和稀泥。
对于媒体人这个身份,我一直都表示质疑。从新闻资质的角度讲,我们没有采访权;从商业角度讲,我们没有采访动力。没有采访,我们又怎么能称为媒体人?
坐在办公室里,就可以写出一篇10万+,谁还会愿意去投入差旅费和时间去做采访?所以,过去的一年里,我和大多数自媒体人一样,闭门造车,关门说话。流量没跌,广告涨价。
但我确实厌倦这种写作,因为没有事实,没有鲜活的一手素材,我们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空中楼阁。没有采访和事实,我们算不上是媒体,充其量,不过是拿着个大喇叭的小摊贩。
我跟朋友们讲述我的焦虑,他们觉得我很恶心,说我即当婊子又立牌坊。你不是想码字赚钱吗?你现在可以码字赚钱了呀,为什么还要想东想西?为什么还要追求所谓的意义?写写文章,赚点小钱,多好呀!
好吧,我们文人就是矫情!
去年年底,我苦口婆心地教育《樱桃画报》的易老板:别那么懒,多写点文章,抓紧赚钱。一个文人,没多少赚钱机会。互联网在中国落地以来,文人们在网上舞文弄墨,都不过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们的运营工具。即便是博客时代,韩寒和徐静蕾给新浪写一年博客,也不过是几十万的稿费。现在,咱们自媒体人可以年入百万了,你得好好写,好好给孩子赚学费……
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最后,易老板说了一句:我不想写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,我老婆也害怕我钱赚多了会变坏,所以,现在这种一个月写两三篇的节奏,我觉得就挺好。
几个月后,我又给他发了条微信:兄弟,你是对的,文人赚钱,应该适可而止,是我太膨胀了。
身在北京,混在自媒体行业。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信息:谁谁谁开始做课程了,一天收割几百万;谁谁谁做电商了,卖货几千万;谁谁谁又拿了风投,估值过亿。
这些信息,让我焦虑过,浮躁过,也羡慕过。别人的商业模式我研究过,学习过,但最后都没有去效仿。从商业上讲,要么做大,要么做死。自媒体人所做的各种突破,各种尝试都是对的。但我,说到底是个改造不彻底的商人,有些事我不愿做,有些事我做不好,还有些事,我做了会心里不舒服。
一个想赚钱又不想吃相太难看的商人;一个想写作又不想太穷酸的作家;一个懂点运营技巧又不愿过度使用技巧的自媒体人。这三者合而为一,就是我。
如此拧巴,如此焦灼。结果是:我成了一个荒废的作家,一个蹩脚的自媒体人,和一个不入流的商人。
俗得不够通透,雅得不够清澈。
有人说,一流文人在写小说,赚版税;二流文人在写公号,卖广告;三流文人在写网络小说,赚平台分成。他们的收入和写作水平成反比,写网络小说的,有人年入千万;写公众号的有人年入百万,给出版社写小说的,撑死也就几十万。
按照这种说法,我应该算是一流半。既能走纯文学路线,写长篇小说;又能做公众号,给企业写软文。说好听点,叫水陆两栖生物,说通俗点,叫半吊子。
如果可以选择,我愿意回到上世纪80年代,在最清贫的环境中,接受最严苛的审核,走一条最纯粹的写作路线。但时代从来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好作品无人问津,对写作者是一种羞辱;不好的作品,能获得商业上的回报,却也是一种成功。更何况武无第二,文无第一,谁又敢说,走严肃路线的就一定比写网络小说的,写得好呢?!
沉淀三年,写作两年,搞出来一部《春困》,销量只有区区数万;花一个小时,随手写篇评论,阅读人数却能过千万。于我而言,这是一个尴尬的时代寓言。
我依旧对这个时代,满怀感激。因为文人能活下去,能赚钱。如果你足够勤奋,还可以活得很体面。这些年,我眼睁睁看着身边有很多作家、编剧、自媒体人,发财致富起高楼。
一方面,我们感慨世风浮躁,文人不易;另一方面,我们也不得不心怀感激盛世太平,岁月静好。每一个用心码字的人,都有办法体面地活着。做杂志编辑不赚钱,我们可以转行做公号,做公号不赚钱,还可以试着去做编剧。有点才华,用心写作,总不至于活不下去。
日新月异的时代,与其怨天尤人,不如更新自我。不断地变换阵地,变换文风,在变换中求得生存,并固守一点点“自我”。
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,最近,我们发了一些采访内容。这是我在内容上做的一点尝试。因为厌倦了观点,所以,我想写一点普通人的故事。我相信,故事比观点更有力量,生活比口水更有味道。
上周,我完成了第一次外出采访。从北京出发,经过徐州、南京、上海、合肥。见到很多有趣的人,听到很多感人的故事。随后会分享给大家。
在上海,一位女粉丝请我吃烤肉,等了我一个多小时,还给我点了四罐王老吉。热情得让我担心自己会挨揍:她老公就坐在我对面,非常乖巧地看着自己老婆追“星”。
在南京,和一位70后大哥,在他的小面馆里指点江山、畅谈时事,临别,他对我说:张先生,留个地址给我,以后每年十月,固城湖的大闸蟹管够。
在合肥,见到了一群公务员,聊起那篇《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》,他们为我鼓掌……
素昧平生,一见如故!这恐怕就是一个写作者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收获!也是最大的意义!
“
这是张先生助理的微信号
如果你有故事,可以约我聊聊!
”
往期回顾
张先生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