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维护取不了款 14家银行20个网点,仅5个网点ATM机功能完全正常;央行上海总部回应“取钱难、存钱难”
烈日炎炎,
申城银行的ATM机们
似乎也“中暑”了
......
近期,
沪上多家银行网点ATM机
出现了有钱存不进去,
用钱取不出来的情况。
多家银行ATM机存取款功能受限
记者探访了沪上14家银行的20个网点发现,多家银行采用了“仅存款”、“仅取款”分流ATM机的措施。在这20个网点中,只有5个网点ATM机功能完全正常,有7个网点ATM机功能受限,还有超过半数银行ATM机有瘫痪的情况。
记者探访时发现,在交通银行环龙路网点,ATM机被安放在室内,进入其中,一台存取款一体机被限制了功能,只能取款,另一台限制功能,只能存款。
在招商银行虹桥支行网点,ATM机也实行分流,一台取款,一台存款。
中信银行上海沪西支行两台ATM机也分流办公,一台提供存款服务,另一台提供取款服务。
不过,也有不少银行并没有限制ATM机功能。比如记者探访的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网点ATM机可以存取款同时运行。除此以外,上海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农商银行以及盛京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功能正常。
对于银行ATM功能被限,部分取款市民颇多抱怨。“我取款两次遇到大排长龙了,临时要用现金,只是想取200元,结果在门口排队半个小时。”一位正在招商银行门口排队的市民说道。另一位正在排队存钱的市民也在抱怨,“上次没存上,今天再来,这是距离家最近的网点了,也没办法。”
ATM机故障多、24小时全勤难
不仅功能受限,营业时间缩短也比较常见,还有不少银行的ATM机索性瘫痪了。
“最近有一次晚上,我着急取钱,跑去浦发银行网点,却发现ATM机关门了,根本不能使用。”一位正在取钱的市民王女士表示。
在浦东临沂路上,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上海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浦发银行均开设了网点。浦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,确实在之前缩短了营业时间,但目前已经恢复。
而附近的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、上海银行、兴业银行等都是ATM机24小时服务。
但是处于营业状态的ATM机遭遇意外停机的也不在少数。如果碰上不打招呼就罢工的ATM机,市民只能自认倒霉了。
记者看到,工商银行临沂路支行三台存取款一体机就有一台处于故障状态,而且没有标识,市民使用了才发现不能取钱。
在旁边的中国银行,四台ATM机有一台已经改造成了临时观察区。马路对面的上海银行网点三台机器有一台处于故障维修状态。
排队几分钟,
甚至几十分钟后,
市民们有钱存不进去,
用钱取不出来,
难免抱怨。
这些ATM机为何故障频频?
银行又是出于什么考虑,
要限制这些ATM机的存取功能呢?
银行表示:
存取款分流主要是防疫方面的要求
“疫情以后,由于要阻断病毒,所以实行收支两条线,就是说我进来的钱你不能再流通出去,要由银行进行消毒以后才能够投入使用。那么取的钱要是消过毒的钱钞才能投放到市场上去,所以就造成了对我们的ATM机的压力就会比较大,取款可能会供应不足。”农业银行上海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于罡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交通银行相关人士也表示,存取款分流主要就是避免钱币传播病毒,避免未经消毒的钱币进入市场。
此外,还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,ATM机故障较多的原因之一也是钱都被“取空了”,没有来得及加钞,也有一些机器在例行检修,以及突然死机等,只要顾客报修,都会及时维修、恢复正常。
记者今日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获悉,针对上海多家银行存取款一体机关闭循环功能、维护不及时、存取款不便等情况,已组织沪上银行全面摸排ATM运行情况。
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表示,
将指导银行动态调整存取款一体机循环功能。
结合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,
区分不同街道(镇)的风险等级,
动态调整存取款一体机循环功能。
有中、高风险的街道(镇)区域范围内配置的存取款一体机,关闭循环功能;
非中、高风险的街道(镇)区域范围内配置的存取款一体机,开启循环功能。
同时,加大清机加钞和维保频次。指导银行充实现金自助机具服务团队,协调其现金中心、保安押运公司等部门,加大自助机具清机加钞频率,避免满钞、空钞现象发生。建立现金需求高峰时期应急预案,确保网点在特殊情况下具备现金清分消毒和机具清机加钞能力。要求银行通过与机具生产厂商签订合同等方式,明确自助机具故障维修时限。
为方便公众查询办理现金业务,银行还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公示现金自助机具类型、布放地址、运营情况等信息。根据自助机具实际可用功能准确张贴标识,若机具出现故障,要求银行公示具体原因,及时通知厂商尽快恢复。
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还将指导银行落实现金自助机具监测责任制,指定专人负责网点在行式现金自助机具运维监测。要求银行运用科技手段动态监测自助机具现金存取业务数据,及时响应处置满钞、空钞、故障等情况,最大限度延长自助机具对外服务时间。
新民快评|ATM机岂能无钱可取、存钱无门
文/方翔
“原本可以存取款的ATM机,现在只能取款了”“小区附近的一个取款ATM机,里面的现金居然取完了”……这段时间,不少小区群中,居民们对于居住地附近的ATM机功能“退步”感到不满。
受疫情影响,电子支付虽然越来越普遍,但对很多人,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,不习惯“扫码支付”,消费、购物仍依靠现金,特别是在领取每月的退休金时,许多银行的ATM机成为了“香饽饽”。
一方面是用户的需求上升,另外一方面银行ATM机的数量在减少,功能也在“缩水”。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,近年来各大银行ATM机数量呈现连续下降趋势,由2018年末的111万台左右降至2021年末的94万台,并屡次引发热议。加上要满足疫情防控为阻断病毒通过现金传播,不少银行关闭了ATM存取款一体机的存储双向功能,改为仅能存或仅能取的单一功能,这让机器中现金原本的双向循环无法实现,加钞、取钞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消毒,因维护不及时造成用户无法正常存取款的情况时有发生,ATM机的需求“缺口”进一步凸显出来。
取款难,存款更难。出于运营维护成本的考虑,改为单一功能的ATM机存取款一体机,更多地侧重于取款而非存款,不少人只得到人工柜台办理业务。如果正好遇上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,存一笔钱可能要花上不少时间。
疫情之下,银行“非接触”现金服务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。特别是电子支付并不能完全替代现金流通,不少个人和小微企业仍存在较坚实的现金需求,使用ATM机可以有效分流柜台交易,减少不必要的排队。
在满足防疫要求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银行的ATM机设置要以人为本:一方面,要根据ATM机功能张贴相应标识,特别是改为单一功能的存取款机,要有清晰的标识;另外一方面,在银行网点中,可以张贴附近的ATM机分布图,有效引导银行客户,让柜台服务留给更有需要的人;第三,银行应根据每天掌握的ATM机使用情况,结合网点周边小区的分布,合理安排加钞、取钞的频率,并调整ATM机的设置以及功能,通过合理增减,让“非接触”现金服务更加通畅。
新民晚报(记者 杨硕),综合新闻晨报